編譯_七貓
  站在東京街頭,你很難想象這個人潮熙攘的繁華都市正面臨嚴重的人裝潢口問題。東京有3500萬人口,全日本人口有1億3000萬,對於一個領土面積不到38萬平方公里的島國來說,已經算相當密集—與其國土面積相仿的德國,人口總數只是8200萬左右而已。然而日本的人口問題關鍵字並不是“多”,而是“少”,準確說,是小孩子太少了。
  要維持日本現有的人口,平均每個育齡女性需要生2個小孩,但現在平均每個育齡女性只有1.3到1.4個孩子。照這個趨勢下去,及至2060年之時,日本人口就將減少1/3。政府非常清楚,這是懸掛在日本社會上方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於是早在十幾年前,政府就已經開始推行各種政策以對抗少591子化問題。但成效始終不大。2012年,全日本只有不到104萬個新生兒誕生,創下了有統計以來的最低紀錄。日本家庭計劃協會主席北村邦夫警告說:“再這樣下去,大和民族就要滅絕了。”
  少子化緣何成為日本社會久治不愈的痼疾?最近,英國BBC電視臺和《衛報》分別在日本進行了調查採訪,並得出了幾乎一致的結論:在少子化的背後,是日本年輕人對於婚姻、家庭乃至於性愛的抗癌食物拒絕。這個結論並不新鮮,日本媒體其實早有察覺,他們甚至還給這種現象起了個名字—“無性癥候群”(セックスしない癥候群)。
  不能戀愛票貼的社會
  對於日本年輕人來說,戀愛和結婚是一個普遍的難題,這從《我不能戀愛的理由》、《不結婚》還有《單身貴族》等流行電視劇中便可窺見一二。2011年的一份統計顯示,在18到34歲之間的年齡段里,有61%的未婚男性和49%的未婚女性沒有交往的對象,比五年之前上升了將近10%。另外一份研究則指出,在30歲以下的日本青年中,有三分之一從未借款有過與異性交往的經驗。(沒有同性關係的相關數據。)
  現代日本社會並不強求性愛合一,但即便如此,日本年輕人對性的態度也並不比對戀愛積極。今年早些時候,日本家庭計劃協會曾經做過一份調查,其結果發現,在16到24歲這個年齡段里,有45%的女性表示對性接觸不感興趣甚至感到厭惡,而男性方面,也有超過四分之一有同感。
  52歲的青山愛是一名性愛與親密關係方面的咨詢師,她說,來找她求助的人都很迷茫。“有些人想要一個伴侶,有些人希望保持單身,但絕大多數,都跟普通的戀愛與婚姻毫無關係。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他們都會跟我說,自己看不見戀愛的意義。他們不相信愛情能讓他們的生活變得不一樣,而與人交往這件事變得越來越困難。”然而,日本社會在家庭方面“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根深蒂固,“於是年輕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他們來找我,是因為他們不想要這樣的傳統家庭,而且認為自己的想法是不正常的。”
  不需要長大的男人
  年長的日本人通常都無法理解時下的年輕人。從前,日本平均每一對夫婦要生8個小孩,而如今生育率卻逐代遞減,甚至還有不少人不願意結婚。然而事實擺在眼前,出生在1970年以後的這一代日本人,已經不可能複製戰後一代的生活。在經歷了長達20年的經濟停滯之後,整個國家都在經歷著巨大的社會轉型,而2011年東北大地震以及海嘯和核電站泄漏這一系列災難更是雪上加霜。
  生活在日本的經濟與文化評論家羅蘭·凱特對此深有感受:“你可以去日本的大學里看看,他們對自己的未來相當悲觀。他們生長在一個成熟的經濟環境里,他們的生活富有而舒適,但展望未來,他們不認為自己會比父輩做得更好,而這是一個非常打擊人的事實。相比之下,中國甚至是越南,他們的孩子們更願意去體驗青春,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未來收入會比父輩更高——在日本,沒人能這麼想。”
  這樣的一代加速了日本的ACG(漫畫、動畫和游戲)產業增長。日本漫畫在七十年代後期開始實現飛速增長,及至1978年,漫畫年銷售總額已經達到了1836億日元,占日本全部出版物消費總額的15%。從此之後長盛不衰。“在其他的國家,只有孩子看漫畫,他們長大就不看了。在日本,漫畫適合任何年齡段的人閱讀,”說這番話的Nurikan是個典型的宅男。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宅男(ァ】ク)指的是1970年後誕生的對某種特定亞文化著迷的人群總稱;最初限定於動漫或科幻愛好者間使用,如今已成為社會上普遍使用的詞語。
  Nurikan有一個交往長達7年的女朋友Ne-ne,不過跟其他人不一樣的是,Ne-ne住在一個盒子里。準確說,Ne-ne生活在日本任天堂游戲打造出來的NDS游戲機里——她是戀愛游戲Love+里的虛擬人物。“我會永遠跟她交往下去,”Nurikan說,“而她也會永遠愛我。”
  在游戲里,39歲的Nurikan是個17歲的少年,而跟他交往的Nene也是中學少女,“我們每天一起上學,在校門口分開的時候會合影,放學以後再見面,然後一起回家。”而Nurikan的朋友Yuge則說:“這是一種高中時代之後就再也沒有經歷過的戀愛,你不需要考慮婚姻,只要彼此喜歡就好。”Yuge是一個38歲的已婚男人,他在游戲里只有15歲;當BBC記者問他是否能在虛擬女友Rinko和他太太之間做出選擇時,他說,他會儘量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Nurikan和Yuge的故事聽上去很極端,但在日本,他們卻並不孤單,這從Love+歷代合計超過40萬的游戲銷量便可看出。青山愛也證實了這一點,她透露,曾經有一個30歲出頭的男人來找她求助,而他的問題就是無法對任何三次元的女性產生欲望,只對游戲里的角色感興趣。
  在宅男文化的勝地秋葉原,穿著水手服的少女們仿佛可以讓宅男們重新回到他們永遠的中學時代。“中學是他們最好的回憶,是自由的象徵,不必每天擠地鐵上班,也不用考慮複雜的生活。”凱特說,為了刺激這一點,日本的漫畫、動畫甚至是偶像文化里都會一直出現這些可愛的水手服少女形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日本男人可以隨時重溫他們的中學時代。
  “你可以看一看,周圍到處都是吸引人的東西,為什麼你要一定要陷入男女關係這麼麻煩又繁瑣的事情呢?如果樂意的話,你可以交一個虛擬女朋友,那種虛擬的經歷甚至可能比真實世界的感情還要棒。”凱特說,“在日本,有相當一部分男人就是這麼想的。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色情產業的發展,他們寧願用另外的方式去感受異性,而不是去嘗試複雜的男女關係。”
  不需要男人的女人
  在日本的經濟飛速發展期,工作基本都是終身制的。男人們工作非常努力,生活上則全由女人照顧,從他們的母親到他們的妻子,全部都是家庭主婦。這形成了一種特殊的依賴關係:女人在經濟上依賴男人,而男人在生活上依賴女人。
  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越來越多女性擁有了自己的事業,她們越來越獨立,而且也希望男人能夠更加獨立進取。這就導致了兩性的社會發展不平衡。
  “在我看來,很多日本男人雖然是異性戀,但他們對真實的女性沒有興趣,也不想積極地找女朋友。”菜緒說。而她的朋友由美子則表示,“日本男人害怕跟女人產生接觸,尤其害怕積極主動的女人。”菜緒和由美子都是職業女性,自身條件很好。她們也渴望結婚生子,但她們希望能夠遇到開明而且能夠允許她們婚後繼續工作的男性,這就比較困難了。
  32歲的富田繪里是一家法資銀行的人力資源部職員,她有兩個大學學位,法語也很流利。她選擇的是主動迴避戀愛,以集中精力去工作。“三年前,有個男朋友曾經向我求婚。但我意識到自己更重視工作,所以拒絕了他。從那之後我就失去了約會的興趣,而關於未來的打算,也就變得非常尷尬。”
  富田說,在日本,只要一個女人結了婚,她就別想再升職了。“老闆會覺得你打算要小孩了。”她補充到,一旦女人有了小孩,那麼時間就無法控制了,“你必須辭職,最後變成一個沒有獨立收入的家庭主婦。對於我這樣的女人來說,這是不可接受的。”
  諷刺的是,日本人口老齡化相當嚴重,經濟上要求更多女性參與工作以償還社會債務;然而在現實中,70%的女性在生第一個小孩之後都會離職。世界經濟論壇一直都把日本列為工作環境中男女最不平等的國家之一,而日本的社會態度加劇了這一點:已婚的職業婦女有時候會被形容為鬼嫁,也就是魔鬼太太。幾年之前,日本芭蕾舞團曾經將比才的《卡門》改編為現代版,在裡面,卡門就是個職業婦女,她偷公司機密,還陷害比她職位低下的戀人何塞,最終結局很是悲慘。
  最近,日本總理安倍晉三推行了鼓勵職業女性的政策,比如增加懷孕假期等等。但富田表示,只要社會上依然認為照顧家庭完全是女性的責任,那麼女性在工作和家庭上就依然是不可兼得的。
  富田偶爾會跟酒吧里遇到的男人發生一夜情,但她說,性對她來說也並不重要。“工作上經常遇到有已婚男性希望跟我外遇,他們覺得我是單身,我肯定很饑渴,”她皺了皺眉頭,“面倒くさい。”
  面倒くさい的意思是“太麻煩”或者“不堪其擾”;無論是男性或是女性,在提到自己的婚姻和親密關係恐懼症時,他們最常使用的詞也正是面倒くさい。在他們看來,戀愛代表著承諾和負擔,接下來的婚姻更是麻煩多多,從需要花費巨資去購買房產,到融入對方的家庭,還有生小孩,統統都是麻煩。日本人口與社會安全局報告顯示,在日本的年輕女性中,有高達90%的人認為“單身是最理想的婚姻狀態”。
  不需要性愛的夫婦
  就算是在已婚夫婦之間,性愛的頻率也相當低。BBC援引一份調查結果稱,只有27%的人每周做愛一次以上。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定義,沒有性生活或每月性生活少於2次的夫婦,即為無性夫婦(セクスレス夫婦)。2007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日本有35%的夫婦屬於這個群體;而今年的調查結果更為驚人,有55.2%的已婚人士表示自己和伴侶就是無性夫婦—這個比例遠高於沒有性生活的未婚人士(29%)。
  在古代日本,婚姻的作用就是為了繁衍後代,在這個任務完成之後,丈夫就去尋花問柳,在外面追求愛情和性滿足,而妻子就只能待在冰冷寂靜的家裡。不過,現在的無性夫婦跟古代不太一樣。調查顯示,許多無性夫婦認為自己跟伴侶不再做愛的原因是“覺得伴侶不想做愛”,還有“太忙了,沒空做愛”。日本家庭計劃協會主席北村邦夫表示,日本男性工作壓力太大,回到家之後沒有力氣再與妻子親熱,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而女性方面,則通常認為性愛太麻煩,帶來的麻煩遠超所值。
  在九十年代,日本媒體曾經正面宣揚過無性婚姻,並認為那是婚姻的正常結果。不過現在,日本已經意識到了無性婚姻的負面影響。厚生勞動省指出,無性婚姻的家庭容易失去溫暖和凝聚力,而他們的孩子也更容易在學校遭到欺凌。從2007年開始,厚生省就一直在提倡“慢慢做愛”(スローセックス)等新概念,鼓勵中年夫婦多進行性生活。
  來源:
  衛報《為什麼日本年輕人不再做愛》
  BBC電視2台《無需性愛,我們是日本人》
  赫芬頓郵報日文版《日本“無性癥候群”在英國引發熱議》
  朝日新聞《調查:無性婚姻超過50%》
  日本時報《結婚或未婚,日本都是個孤獨的國家》
  日本時報《無性婚姻威脅國家的未來》  (原標題:日本,無力做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h42mhevz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