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軍事報道】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16日發表華盛頓智庫“國家利益中心”非常駐戰略研究高級研究員理查德·L·羅素的文章,稱在華盛頓忙於其他動亂時,北京正在加緊進行戰爭準備,在不斷強化自身軍事力量的同時,還在探索美軍在亞洲戰區進行兵力投射的短板。文章介紹說,中國正在大力打造可威懾和攻擊美國航母戰鬥群的軍事力量,併在建造陸基和空基系統,偵察和定位美國的戰鬥群,還在建造可發射反艦巡航導彈的水面戰艦和攻擊潛艇,這些能力可將美國海軍拒止在距中國海岸線外2000公里的地方。解放軍空軍給美軍在該地區帶來的威脅更大,其“側衛”系列戰鬥機的不加油作戰半徑至少為1500公里。美國在西太平洋的6個空軍基地中,有5個在側衛的作戰半徑內。中國的防空越來越先進、越堅固,令美國戰機或其他軍事物資在中國大陸進行冒險活動可能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大。
  文章提到,從現實主義地緣政治觀點來看,美國需要全力關註可對本國利益造成不利影響的熱點地區。現在全球有三個這樣的地區,其中兩個已經卷入戰爭泥潭,第三個也在戰爭邊緣。在歐洲,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準軍事和軍事干預表明其有意再次成為全球強國。現在莫斯科的行動已經延伸到了歐洲其他國家,尤其是波羅的海國家和波蘭。在中東,伊斯蘭國已經登上國際舞臺,血腥暴亂已經令敘利亞和伊拉克四分五裂。雖然美國和國際聯盟正在通過空戰進行打擊,但伊斯蘭國似乎仍準備繼續在約旦和土耳其以及伊拉克庫爾德地區發動更多流血衝突。
  在亞洲,中國還未卷入任何戰爭。但美國著名軍事學者羅伯特·哈迪克的新作《水上火焰:中美與未來太平洋》通過學術和現實分析清楚表明,在華盛頓忙於其他動亂時,北京正在加緊進行戰爭準備。哈迪克認為,“作為一個外部平衡力量,美國對東亞的安全事務發揮著核心作用,確保了東亞的繁榮穩定。但與一百多年前的歐洲一樣,在中國快速崛起的現在,我們無法確定亞洲能否靠自己打造出穩定的力量平衡。”
  哈迪克用詞很謹慎,發表意見時都會稱“個人認為”,在討論中國在國際安全中的未來時,這種態度很容易被接受。但哈迪克的政治軍事常識很專業,他提出的情況也很現實:中方奉行明智的外交政策,在不斷強化自身軍事力量的同時,還在探索美軍在亞洲戰區進行兵力投射的短板。中國要通過外交途徑解決與鄰國的諸多領土爭端顯然很難。哈迪克提到,“自1998年起,中國已經通過外交解決了與6個鄰國的11個遺留領土爭端問題,避免了陸上戰區可能出現的安全摩擦”。今年5月,中國與俄羅斯簽署了4000億美元的貿易合同,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此外9月也與印度達成了經濟開發協議,這進一步證明瞭哈迪克的判斷,即北京正在改善與陸上鄰國的關係。
  解決了陸地邊境爭端之後,北京就能夠將註意力轉向海上。中國正通過準軍事海上力量宣佈自己在東海和南海的主權。但哈迪克看到,雖然中國解決了陸上爭端,“但卻在推進對東海和南海海上主權的訴求”。中國採取的是一種漸進型戰術,單獨來看,中國的行為並不會引發戰爭,但總體和長期來看會極大擴張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
  中國在進行準軍事型海上活動的同時,也在大力打造可威懾和攻擊美國航母戰鬥群的軍事力量。哈迪克的著作詳細寫到,中國正在建造陸基和空基系統,偵察和定位美國的戰鬥群,另外也在建造可發射反艦巡航導彈的水面戰艦和攻擊潛艇。中國海軍的這些能力可將美國海軍拒止在距中國海岸線外2000公里的地方。
  中國軍方利用固定翼飛機阻止美軍的能力使美軍在該區面臨更大的威脅。哈迪克認為,“中國的‘側衛‘戰鬥轟炸機的戰鬥半徑較大,給美軍和盟國造成了特殊的挑戰。‘側衛’衍生機的不加油作戰半徑至少為1500公里。美國在西太平洋的6個空軍基地中,有5個在側衛的作戰半徑內。中國的防空越來越先進、越堅固,令美國戰機或其他軍事物資在中國大陸進行冒險活動可能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大。
  中國正在大力發展彈道和巡航導彈能力,而美國卻受到《中程核力量》條約的制約。根據美俄簽署的《中程核力量》條約,兩國不得擁有射程在500-5500公里之間的陸基導彈。中國的彈道和巡航導彈令美軍短程戰機的地區基地危機重重。這對美國非常不利,因為俄羅斯已經違反條約規定,測試了違禁巡航導彈。
  除通過常規軍事能力拒止美軍進入外,中國還在加強非常規能力威懾美軍干預。中國正在強化反衛星和網絡戰能力,致盲美國的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中國的戰略核部隊也在進行現代化,包括機動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和潛基核彈頭彈道導彈。
  中國不斷強化自身能力,就是為了避免再次受到美國常規和戰略部隊的威脅。哈迪克認為,“在軍事現代化項目啟動前,解放軍規劃者詳細研究了1991年波斯灣戰爭和1995-1996年臺海危機的結果,所以項目的主要目標是探究美軍結構、理論和規劃方面的不足。到2010年,美軍指揮官長期以為習以為常的假設將不再成立”。美國在與中國競爭時明顯處於不利地位,美國需要放眼全球來保護自己的利益,而中國則可以將自己的戰略精力放在更有限的安全利益上。
  哈迪克反對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上平衡”戰略,提倡“前線存在”。他認為,“海上平衡不僅增加了美國在衝突期間返回恢復穩定的可能性,而且即使在非常不利的情況下也需如此。”哈迪克補充說:“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前線存在戰略並不是一種慈善。過去七十年中美國一直在執行這項任務,保護美國安全,避免爆發大國戰爭使自己牽涉其中,付出巨大代價。另外美國此舉也提升了該區貿易伙伴的安全,提高了美國的生活水平。”
  哈迪克認為,中國的軍事能力發展勢如破竹,相比之下美軍的進展非常糟糕。美軍各軍種的採購重點是贏得最後的戰爭。哈迪克抓住了問題的關鍵:“簡單來說,軍事理論、長期的軍種文化以及國防採購實踐都導致美軍非常重視短程武器系統,但這些武器系統並不適用於針對東亞進行遠程作戰”。海軍的註意力放在越來越脆弱的飛機航母上,空軍一直對價格昂貴的短程戰機鍥而不捨,海軍陸戰隊一直在努力想辦法增加兩棲攻擊艦艇,而在當今時代,巡航導彈可以擊沉任何海上物體,令其根本無法靠岸。陸軍也基本未曾考慮到亞洲未來可能爆發的戰爭。
  美軍決策者和規劃人員需要立即重新考慮亞洲戰略以及實現這種戰略的方法。哈迪克認為,美國需要“多種具有說服力和勸阻力的能力,如外交、經濟和軍事能力,令中國領導人相信強勢政治並無利可圖。要達到這一點,該戰略需要具有代價威脅性、強勢政治反制性以及對中國重要物資和情況的威懾性”。哈迪克強調稱,他推薦的戰略需要遠程打擊平臺進行有效組合,這與海軍和空軍的“空海戰”概念有很大不同,因為它並不需要對中國的偵察和控制系統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不過哈迪克認為,戰爭爆發後美國的前線基地將無法正常運行,且位於中國彈道導彈射程內的水面戰艦也無法長期持續作戰。
  此書進行的全面政治軍事分析為美國決策制定、政治、軍事採購和針對中國的戰爭規劃提供了建設性意見。最重要的是,哈迪克提醒我們,不要只顧著歐洲和中東的全球危機,也在看到在亞洲,中國正在戰略性地武器自己,全面強化政治和軍事能力,為可能出現的戰爭做出全面準備。  (原標題:美媒:中國蘇30作戰半徑大 多個美軍基地被覆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h42mhevz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